击磬老人

双峰褐衣久,一磬白眉长。
谁识野人意,徒看春草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击磬老人》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王昌龄: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他的诗作以边塞诗著称,如《出塞》和《从军行》等作品广为人知。他的一生经历了多次的升迁与贬谪,晚年因故被害。
  1. 诗歌原文
  • 双峰褐衣久,一磬白眉长。
  • 谁识野人意,徒看春草芳。
  1. 诗歌赏析
  • 《击磬老人》通过描绘老人的形象和心境,展现了其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双峰褐衣久”形象地描绘了老人穿着简朴的服饰,年岁已高的状态;“一磬白眉长”,则通过对老人外貌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老人岁月沧桑的感慨。而“谁识野人意,徒看春草芳”透露出诗人对这位老人内心世界的理解和同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1. 创作背景
  •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当时王昌龄在经历官场的起伏后,回到故乡,途经濠州(或作亳州)时不幸被当地官员所杀。这种复杂的社会背景和个人遭遇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1. 艺术特色
  • 意象的运用:在这首诗中,“双峰”、“褐衣”和“春草”等意象都富有象征意义,它们不仅描绘了老人的生活环境和外貌特征,也暗示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和哲学思考。
  • 语言的精炼:王昌龄的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能够通过寥寥数语传达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这也是他诗歌艺术魅力所在。

《击磬老人》不仅是王昌龄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唐代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才华,也能从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