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九于客舍集

客有住桂阳,亦如巢林鸟。
罍觞且终宴,功业曾未了。
山月空霁时,江明高楼晓。
门前泊舟楫,行次入松筱。
此意投赠君,沧波风袅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何九于客舍集》是王昌龄在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被贬岭南时,途经郴州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好友何九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功业未了的展望。下面将详细展开对这首诗的介绍:

  1. 创作背景
  • 时间与事件:此诗作于王昌龄被贬岭南期间,正值唐玄宗晚年逐渐衰败之际。
  • 人物关系:王昌龄与何九为挚友,何九在客舍举行宴会相送。
  • 社会环境:安史之乱前夜,唐朝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1. 内容解析
  • 诗歌形式:该诗为五言律诗,结构严谨,音韵和谐。
  • 主题思想:诗人借酒会宴饮,表达对友人离别时的不舍,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和对友情的珍视。
  • 艺术特色:运用比喻,如“亦如巢林鸟”,形象地描绘了朋友如同栖息在树林中的鸟儿,自由自在而不失机警。同时,诗中还体现了王昌龄对政治前景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1. 鉴赏评价
  • 情感表达: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赞美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感慨。
  • 艺术成就:《何九于客舍集》作为王昌龄的代表作品之一,展现了他精湛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思想感情。

可以认为《何九于客舍集》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在文化和历史层面也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唐代诗歌的魅力,还能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人格魅力和生活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