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贾岛

燕生松雪地,蜀死葬山根。
诗僻降今古,官卑误子孙。
冢栏寒月色,人哭苦吟魂。
墓雨滴碑字,年年添藓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哭贾岛》是唐代文学家可止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这首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不仅是因为其深厚的艺术价值,还因为它反映了唐代文人对文学创作和人生态度的深刻反思。以下是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
  • 可止(约公元860年—934年),唐朝末年至五代之际的洛京长寿寺僧。
  • 马氏范阳高丘人,姓马,出身于一个具有深厚文化传统的家族。唐昭宗天佑初前后在世。作为一位佛教僧侣,他的生活与诗歌创作有着密切的联系,他的宗教情怀与文人的世俗情感交织在一起。
  1. 诗歌原文
    燕生松雪地,蜀死葬山根。
    诗僻降今古,官卑误子孙。
    冢栏寒月色,人哭苦吟魂。
    墓雨滴碑字,年年添藓痕。

  2. 主题内容

  • 通过对贾岛生前事迹的描述,表达了对贾岛才华和命运的惋惜。
  • 诗中运用了“诗僻降今古”这一说法,强调了诗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 “人哭苦吟魂”展现了诗人对贾岛精神世界的理解和同情。
  • “冢栏寒月色,人哭苦吟魂”描绘了一幅凄清的墓地景象,通过这样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贾岛不幸遭遇的同情。
  1. 艺术特色
  •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能深刻反映出诗人的情感和心境。
  •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哀婉的氛围。
  • 结构严谨,每句诗都紧紧围绕主题展开,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和意境。
  1. 历史影响
  • 《哭贾岛》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文献之一。
  • 诗中的许多意象和表达方式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作为可止的作品,它不仅体现了个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社会心态。

《哭贾岛》不仅是可止个人的杰作,也是唐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思想观念以及他们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