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欲得长年少,无那排门白发催。
一向破除愁不尽,百方回避老须来。
草堂未办终须置,松树难成亦且栽。
沥酒愿从今日后,更逢二十度花开。
岁晚自感
介绍
《岁晚自感》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以其深刻的人生感慨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于世。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作品原文:
人皆欲得长年少,无那排门白发催。
一向破除愁不尽,百方回避老须来。
草堂未办终须置,松树难成亦且栽。
沥酒愿从今日后,更逢二十度花开。内容解析:
人皆欲得长年少,无那排门白发催: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与衰老的无奈感受。人们普遍希望保持年轻时的光鲜外貌,但面对岁月无情的催促,白发已至门前,无法抗拒。这里反映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即人们在追求美好外表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自然规律带来的身体变化。
一向破除愁不尽,百方回避老须来:描述了尽管采取了各种方法试图逃避衰老,但最终仍然无法避免老去的事实。这句诗体现了一种悲观的人生态度,即无论采取何种努力,都无法阻挡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终结。
草堂未办终须置,松树难成亦且栽:表明即使未能实现所有的梦想和目标,也要尽力而为,哪怕是在有限的范围内。这里的“草堂”和“松树”象征着作者的理想和坚持,即使条件有限,也要保持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沥酒愿从今日后,更逢二十度花开: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对生命循环的珍惜。这里的“二十度花开”可能指的是某种植物每年开花的次数,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和希望的不断重生。
- 艺术特色:
意境深远:诗中通过对比人生的短暂和自然的无常,展现了一种深邃的人生哲理。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读者能够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语言精炼:王建在这首诗中使用了简练而有力的语言,每个词句都充满力量,能够深刻表达情感和思想。这不仅显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为读者提供了深刻的艺术体验。
象征性强:诗中的每一个意象都有着深厚的象征意义。如草堂、松树等不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精神的象征,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珍视。
《岁晚自感》不仅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也传递了一种对生命、时间和自然循环的深刻思考。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