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县后亭看画

水冻横桥雪满池,新排石笋绕巴篱。
县门斜掩无人吏,看画双飞白鹭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长安县后亭看画》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围绕这首诗展开详细分析:

  1. 作者简介
  • 王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代诗人、文学家。大历十年进士及第,授渭南尉,后调昭应县丞,长期沉沦下僚。文宗时官终陕州司马。他的诗工乐府,与张籍齐名,其作品多反映民间疾苦,具有现实主义精神。
  1. 诗歌原文
    水冻横桥雪满池,新排石笋绕巴篱。
    县门斜掩无人吏,看画双飞白鹭鸶。

  2. 诗歌注释

  • 水冻横桥雪满池:形容冬天的景色,水冻成冰,横卧在桥上;池塘因积雪而显得一片洁白。
  • 新排石笋绕巴篱:描述了新排列的石笋环绕着篱笆,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 县门斜掩无人吏:县门斜着掩上,表明无人管理,增添了几分荒凉和宁静的氛围。
  • 看画双飞白鹭鸶:画面上两只白鹭鸶展翅飞翔,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景象。
  1. 诗歌赏析
  • 《长安县后亭看画》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一个静谧的冬日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诗中的“县门斜掩无人吏”和“看画双飞白鹭鸶”两个片段,分别代表了静态的美和动态的美,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景物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情感,体现了唐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
  1. 艺术手法
  • 《长安县后亭看画》在艺术手法上运用了对比和衬托,如将“水冻横桥雪满池”与“新排石笋绕巴篱”形成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立体感。
  • 诗人通过对细节的精细描绘,使读者能够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画面,感受到诗歌所传递的美感。
  1. 历史背景
  • 《长安县后亭看画》创作于唐代,这是一个文化繁荣、诗歌盛行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王建能够创作出如此优美的作品,反映了他较高的文学素养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长安县后亭看画》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而且在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是王建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唐代诗歌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对于喜爱古典文学和热爱自然美的读者来说,这首诗值得反复品读和欣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