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过石门瀑布

溪上望悬泉,耿耿云中见。
披榛上岩巘,绝壁正东面。
千仞泻联珠,一潭喷飞霰。
嵯灇满山响,坐觉炎氛变。
照日类虹蜺,从风似绡练。
灵奇既天造,惜处穷海甸。
吾祖昔登临,谢公亦游衍。
王程惧淹泊,下磴空延眷。
千里雷尚闻,峦回树葱茜。
奔波恭贱役,探讨愧前彦。
永欲洗尘缨,终当惬兹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使过石门瀑布》是唐代诗人丘丹创作的一首山水田园诗。这首诗通过作者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叹和对战乱时代的忧虑,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背景的相关介绍:

  1. 作品概述
  • 创作背景:《奉使过石门瀑布》是唐代诗人丘丹的作品,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以推断为唐代。在那个时代,诗人身处战乱之中,面对国家的动荡不安和个人的命运波折,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寻求心灵上的慰藉和寄托。
  • 艺术风格:作为唐代的诗词,其艺术风格通常追求简洁明快而又不失深意。在《奉使过石门瀑布》中,丘丹通过对石门瀑布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示了自然之美,还表达了对和平与安宁生活的向往。
  1. 诗歌原文
  • 溪上望悬泉,耿耿云中见。披榛上岩巘,绝壁正东面。千仞泻联珠,一潭喷飞霰。嵯潨满山响,坐觉炎氛变。照日类虹蜺,从风似绡练。灵奇既天造,惜处穷海甸。吾祖昔登临,谢公亦游衍。
  1. 诗歌鉴赏
  • 自然景观:《奉使过石门瀑布》中对石门瀑布的描述生动形象,通过对水流、岩石和植被的精细描绘,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景象。
  • 情感表达: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历史的回溯。诗人通过对古人登山赏景的行为进行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困境的不满和无奈。
  • 文化内涵:诗中的“吾祖”、“谢公”等词语可能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文人或政治家,诗人通过提及这些人物,可能在暗示自己的志向或对当时政治氛围的不满。
  1. 历史评价
  • 文学价值:在古代文学批评史上,《奉使过石门瀑布》被认为是具有较高艺术成就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也体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素养,是研究唐代诗歌不可或缺的文献资料之一。
  • 影响与传播: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影响力不仅限于唐代,甚至跨越到宋代,成为后世学者研究和赏析的典范。

《奉使过石门瀑布》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一首诗人对时代、历史和个体经历的深刻反思。它展现了丘丹的艺术才华和文化情怀,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诗人的个人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