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径

幽径行迹稀,清阴苔色古。
萧萧风欲来,乍似蓬山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竹里径》是唐代诗人司空曙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描绘了竹林中的幽静美景,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切感受。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生平背景:司空曙,字文初,广平府人,唐朝诗人,约生于唐代宗大历初前后。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与李约为至交,其诗多幽凄情调,间写乱后的心情。
  • 艺术贡献:司空曙的诗歌以自然景物为题材,擅长描写雨后清新、幽静的竹林景色,其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 诗作原文
  • 诗句解读:《竹里径》中“微径婵娟里,唯闻静者知”描绘了一条弯曲的小径,两旁是翠绿的竹子,只有寂静者才能领悟其中的美好。
  • 整体赏析:整首诗通过对竹林景色的细致描绘,传达了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与超脱。诗句中的“萧萧风欲来,乍似蓬山雨”形象地表现了竹林在风声中摇曳,如同仙境般的画面。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竹里径》将诗人的内心情感与外在景物巧妙融合,通过景物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赞美。
  • 细腻观察:诗人对竹林中的每一片叶子、每一滴露珠都进行了细致的观察,这种细腻的笔触使得整首诗富有诗意。
  1. 文化影响
  • 历史地位:作为唐代著名诗人的作品,《竹里径》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 旅游价值:云栖竹径位于杭州西湖,这里不仅是自然景观,也是一处历史文化遗址,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竹里径》作为司空曙的代表之作,不仅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这首诗通过对竹林的描绘,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