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赞学

黄卷不关兼济业,青山自保老闲身。
一行万里纤尘静,可要张仪更入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王赞学》是一首唐代诗人司空图的诗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1. 作者介绍
  • 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今山西省永济市)人,唐代著名文学家。他曾在咸通十年(869年)登进士第,后归隐于中条山王官谷,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与名僧高士游咏其中,他的诗文成就颇高,所作《诗品》对后世影响巨大。其作品有《司空表圣文集》等传世。
  • 司空图的生平及其文学贡献使他在历史上享有一定的声望。他的文学创作涵盖了诗歌、散文等多个领域,其作品中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
  1. 诗歌原文
    黄卷不关兼济业,青山自保老闲身。
    一行万里纤尘静,可要张仪更入秦。

  2. 诗句解析

  • “黄卷不关兼济业”:这里的“黄卷”指代书籍,而“兼济业”指的是通过政治手段来改善社会或国家的状况。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可能投身于政治事业的担忧和期望。
  • “青山自保老闲身”: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青山象征着坚韧和独立,诗人用它来形容友人的生活状态。这反映了诗人对友人隐居生活的理解和祝福。
  • “一行万里纤尘静”:此句中的“一行”可能指的是行者或者行者的轨迹,“万里”则表示遥远。整句诗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即在世间行走却能保持内心的清静和纯净。
  • “可要张仪更入秦”:引用了中国古代著名的纵横家张仪的故事。张仪曾出使秦国,成功促成六国合纵抗秦的策略,因此得名。在这里,诗人以张仪为例,鼓励友人要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去实现自己的理想,甚至进入更加广阔的境地。

《寄王赞学》不仅是对友人王赞学的思念之作,更是一篇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佳作。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友人的祝愿,展示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以及友情的独特理解,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