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听松庵

千叶莲花旧有香,半山金刹照方塘。
殿前日暮高风起,松子声声打石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惠山听松庵》是唐代诗人皮日休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艺术手法,描绘了一幅秋天日暮时分的惠山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清高。下面对这首诗进行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
    千叶莲花旧有香,半山金刹照方塘。
    殿前日暮高风起,松子声声打石床。

  2. 诗句解析

  • “千叶莲花旧有香”:这句诗描绘了千叶莲花在秋季仍然散发着清香的景象,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恒久之美。
  • “半山金刹照方塘”:描述了位于半山腰的金刹(寺庙)映照在平静的池塘之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
  • “殿前日暮高风起”:描绘了日暮时分,殿前吹起了高风,带有一种凄凉而又壮丽的感觉。
  • “松子声声打石床”:通过松子的落下声,以及声音落在石床上的情景,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
  1. 历史背景
  • 皮日休生活在唐代,这是一个文化繁荣、诗歌盛行的时代。他的诗歌多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以及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 皮日休本人也是一位著名的文人,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矛盾和个人情感的复杂性。
  1. 诗歌鉴赏
  • 《惠山听松庵》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更蕴含着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 诗中“千叶莲花”与“松子声声打石床”等意象,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自然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惠山听松庵》不仅作为一首美丽的文学作品,更是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审美意义。它让人们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思考人生与自然的关系,感受到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感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