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剑门

剑门兵革后,万事尽堪悲。
鸟鼠无巢穴,儿童话别离。
山川同昔日,荆棘是今时。
征战何年定,家家有画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入剑门》是唐代诗人戎昱的作品,并非《剑门》,且该作品为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咏叹剑门的地势险要和历史上的政治变迁,表达了对国家未来和自身命运的深切忧虑。下面将详细介绍《入剑门》:

  1. 作者简介
  • 戎昱(753年—820年),字子政,唐朝诗人,与李白齐名。他的诗作多关注社会现实,尤其是边远地区的生活状况和人民疾苦。他的作品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
  1. 诗歌原文
剑门天下险,百战无完锋。  
人道秦时少,君应见几重。  
蜀江寒色里,客路菊花中。  
万里身虽在,飘蓬到处空。  
  1. 诗歌赏析
  • 剑门天下险:描绘了剑门关的地形险峻,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的“天下”二字强调了剑门的地理位置之重要,也反映了其战略意义。
  • 百战无完锋:这句反映了作者对战争的看法,认为尽管经过了无数次的战争,但仍有新的战事发生,国家的边防依然脆弱。
  • 人道秦时少:提到秦朝时期,暗示了历史朝代的兴衰更迭,同时也暗含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 君应见几重:这句话可能是在提醒统治者,国家的命运和安危需要谨慎应对,不可掉以轻心。
  • 蜀江寒色里:描述了蜀地(今四川省)的江水在寒冷季节的景色,增添了几分凄清和冷峻。
  • 客路菊花中:表达了诗人自己漂泊在外,行踪不定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借菊花的高洁品质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品格。
  • 万里身虽在,飘蓬到处空:尽管身在万里之外,但诗人感到自己如同随风飘荡的蒲公英,无论身处何地,都感到空虚和迷茫。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归宿的渴望。
  1. 创作背景
  • 《入剑门》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据推测可能是在唐末五代期间,当时国力衰弱,社会动荡,诗人戎昱可能经历了一些国家政治变动和个人遭遇的挫折,因此写下了这首反映个人感慨和国家忧患的诗篇。

《入剑门》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唐代五言古诗,通过描绘剑门的险要地势和历史的兴衰,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个体命运的无奈。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诗人的思想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