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莲浮处水粼粼,风外香生袜底尘。
荷叶荷裙相映色,闻歌不见采莲人。
操莲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操莲曲》是唐代诗人何希尧创作的一首著名古诗。这首诗通过对荷花与采莲人之间微妙关系的描绘,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从诗歌内容上看,《操莲曲》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描述了锦莲在清澈的水面上漂浮的景象。诗中的“锦莲浮处水粼粼”形象地描绘了荷叶与水中倒影相映成趣的美景。这种景象不仅美丽动人,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
从诗歌的情感表达上看,这首诗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失落的情绪。诗中写道“风外香生袜底尘”,暗示着虽然周围环境美好,但因为无法见到采莲人,这种美景反而让人感到更加寂寞和空虚。这种情感的表达,既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某种无奈,也展现了他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从诗歌的艺术手法上看,《操莲曲》运用了典型的意象叠加手法。例如,将“锦莲”与“水粼粼”相联系,以及通过“荷叶荷裙相映色”等描写,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层次感和深度。此外,诗歌还巧妙地使用了拟人化的修辞手法,如将采莲人比作“不见”,使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细腻。
从诗歌的文化背景来看,《操莲曲》的创作背景与唐代的社会环境和文人心态密切相关。唐代时期,社会相对稳定,文化艺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许多诗人开始关注自然美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创作出了许多富有意境和哲理的诗作。何希尧作为当时一位重要的诗人,其作品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审美追求和文化自信。
《操莲曲》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作,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作品。通过对它的学习和欣赏,不仅能领略到唐代诗歌的魅力,也能从中感受到古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