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视别剑,凄清泛离琴。
前程楚塞断,此恨洞庭深。
文字已久废,循良非所任。
期君碧云上,千里一扬音。
衡州送李十一兵曹赴浙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衡州送李十一兵曹赴浙东》是一首唐代的五言律诗,由唐朝吕温所作。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吕温对友人即将远行的不舍和期待。下面是对这首作品的详细介绍:
作品原文:《衡州送李十一兵曹赴浙东》慷慨视别剑,凄清泛离琴。前程楚塞断,此恨洞庭深。文字已久废,循良非所任。期君碧云上,千里一扬音。
创作背景:据历史记载,吕温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被贬道州刺史,后徙衡州,甚有政声,世称“吕衡州”。元和三年(808年)秋天,他写下了这首诗,表达自己对友人李十一兵曹赴浙东的依依不舍之情。
主题思想:在这首诗中,吕温通过对友人即将离开的场景描绘,抒发了离别时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盼。诗中的“前程楚塞断”和“此恨洞庭深”两句,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道路坎坷、心情沉重的忧虑。同时,“文字已久废,循良非所任”则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的变化,以及对正直官员的无奈叹息。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精炼的文字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诗人运用简洁有力的语言,刻画了一幅别离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衡州送李十一兵曹赴浙东》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珍品之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以及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