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嘶白日暮,剑鸣秋气来。
我心浩无际,河上空徘徊。
巩路感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巩路感怀》是唐代诗人吕温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通过简洁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远方道路的感怀与思考。以下是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作者简介:吕温(772年—842年),字和叔,河中虞乡人。他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尤以政治和散文见称。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语言质朴却不失文采。吕温的作品在后世受到广泛赞誉,其代表作《巩路感怀》就是其中一例。
原文节选:
马嘶白日暮,
剑鸣秋气来。
我心浩无际,
河上空徘徊。诗歌赏析:《巩路感怀》通过对马嘶声与剑鸣声的描述开篇,营造了一种辽阔而孤寂的氛围。“马嘶”象征着旅途中的劳顿与奔波,“剑鸣”则可能暗示着旅途的艰险或是心中的壮志未酬。紧接着,“我心浩无际,河上空徘徊”,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广阔无边以及对故乡河流的深情依恋。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体现了唐代边塞诗的豪放与柔情兼具的风格。吕温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诠释了这一主题,使之成为传颂千古的佳作。
吕温的《巩路感怀》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首富有哲理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生活环境与心理状态,也展示了他们在面对自然与社会时的复杂情感。对于读者来说,理解这首诗不仅能欣赏到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还能从中领悟到人生哲学与情感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