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叹拙

自怜心计拙,欲语更悲辛。
世乱僮欺主,年衰鬼弄人。
镜中颜欲老,江上业长贫。
不是刘公乐,何由变此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自叹拙》是唐代诗人李山甫所作,该诗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境遇的感慨以及对时代变迁的反思。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李山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于世。他的诗歌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个人的情感体验,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2. 诗歌内容:《自叹拙》这首诗通过对“自怜心计拙”和“世乱僮欺主,年衰鬼弄人”等意象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对世事沧桑的感慨。诗中还通过“镜中颜欲老,江上业长贫”这样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生活状态的艰难和内心的悲凉。

  3. 诗歌特色:李山甫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善于运用对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来表达深刻的思想感情。在《自叹拙》中,诗人不仅仅是在叙述自己的不幸遭遇,更是在通过这些遭遇来探讨生命的真谛和社会的价值判断,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4. 历史影响:《自叹拙》作为唐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后来的诗人在学习和借鉴唐代诗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和繁荣。

《自叹拙》不仅是李山甫个人情感的流露,更是那个时代社会状况的真实写照,它通过简洁的文字展现了深沉的哲理和对生命、死亡以及社会评价的思考,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