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许寿下第归东山

吾君设礼闱,谁合学忘机。
却是高人起,难为下第归。
出关心纵野,避世事终稀。
莫更今秋夕,相思望少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许寿下第归东山》是唐代李频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在这首诗中,李频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友人许寿下第归来的复杂情感。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 **吾君设礼闱,谁合学忘机。却是高人起,难为下第归。 **
  • 出关心纵野,避世事终稀。莫更今秋夕,相思望少微。
  1. 诗歌内容详解
  • 吾君设礼闱,谁合学忘机。:这里表达了作者对科举考试的看法,认为真正的学问不应被应试所限,而是应该超越名利,追求内心的自由与解脱。
  • 却是高人起,难为下第归。:虽然许寿在科举中未能名列前茅,但他仍被视为高人,这反映了作者对朋友的高度评价和深厚的情谊。
  • 出关心纵野,避世事终稀。:这句话透露出作者希望许寿能放下世俗的纷扰,过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 莫更今秋夕,相思望少微。:意味着诗人希望能在未来的某个秋天再次与许寿相聚,共度时光。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许寿的深切思念之情。
  1. 诗歌的艺术特点
  • 意象的运用:诗中使用了许多富有象征意义的自然景物,如“少微”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而“野”则代表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
  • 语言的选择:诗歌使用了简洁有力的五言律诗形式,使得语言精炼而不失深度,易于理解同时又能引起共鸣。
  • 情感的表达:整首诗充满了对朋友的关怀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展示了李频作为诗人的真挚情感和人文关怀。

《送许寿下第归东山》不仅展现了唐代文学的魅力,也体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价值观和他们对于生活的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