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于生入蜀

家吴闻入蜀,道路颇乖离。
一第何多难,都城可少知。
江山非久适,命数未终奇。
况又将冤抱,经春杜魄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于生入蜀》是唐代李频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对这首作品进行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寿昌长林西山人。少时有诗名,曾走访成名诗人姚合,得姚合赏识。宣宗大中八年(854)登进士第,授校书郎,为南陵主簿,后升武功令,有政绩,累迁都官员外郎。官至建州刺史。

  2. 诗歌原文
    家吴闻入蜀,道路颇乖离。
    一第何多难,都城可少知。
    江山非久适,命数未终奇。
    况又将冤抱,经春杜魄随。

  3. 主题内容:《送于生入蜀》这首诗通过描写作者送别友人的情景,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关怀和对其未来路途的担忧。诗中的“道路颇乖离”和“一第何多难”,反映了作者对朋友仕途坎坷的同情;而“江山非久适,命数未终奇”则透露出对朋友命运多舛、难以预料的感慨。此外,诗中还蕴含着一种深沉的人文关怀,体现了作者对友情的重视和对弱者的同情心。

《送于生入蜀》不仅是一首艺术性极高的文学作品,也深刻地展现了唐代文人的生活哲学和价值观念。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可以领略到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还能深入理解古代中国社会的人情世故和文化传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