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识未十日,相知如十年。
从来易离别,此去忽留连。
路险行冲雨,山高度隔天。
难终清夜坐,更听说安边。
鄜州留别王从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鄜州留别王从事》是唐代李频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唐宣宗大中八年(854年)。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作者介绍:李频(818—876),字德新,号笠泽先生,唐朝诗人。他出生于浙江省建德市寿昌县,早年有诗名,曾走访成名诗人姚合,得其赏识。李频在官场上也有不错的成就,历任校书郎、南陵主簿、武功令等职,后升任建州刺史。他的诗歌风格工整,善于炼句,但稍显雕琢。
诗词原文:相识未十日,相知如十年。从来易离别,此去忽留连。路险行冲雨,山高度隔天。难终清夜坐,更听说安边。
作品赏析:李频的这首《鄜州留别王从事》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他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不舍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的“相识未十日,相知如十年”反映了两人虽相处时间不长,但情感深厚,如同长时间的朋友。“从来易离别,此去忽留连”揭示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以及即将分别的无奈。“路险行冲雨,山高度隔天”描绘了旅途艰险与环境的恶劣,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忧愁。“难终清夜坐,更听说安边”则展现了对友人安全归来的期盼,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担忧。
李频通过这首诗传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唐代文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友谊的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