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上峡

万里巴江水,秋来满峡流。
乱山无陆路,行客在孤舟。
汹汹滩声急,冥冥树色愁。
免为三不吊,已白一生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八月上峡》是唐代诗人李频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这首诗的文学价值:

  1. 作者简介:李频,晚唐诗人,以清新淡雅的语言和真挚感人的诗作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民间生活,尤其是对旅途中所见风景的描绘,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2. 诗歌内容解析:这首诗描写了秋天巴江水满峡流的景象和行客乘坐孤舟穿越峡口的情景。通过这些生动的描写,展示了秋天的山色和水流的动态美。
  3. 艺术特色:这首诗在语言运用上简洁明快,形象具体,能够清晰地勾勒出一幅秋天峡口的自然画卷。《八月上峡》作为一首五言律诗,其严谨的结构体现了唐代诗歌注重格律的特点。
  4. 情感表达:诗中的“乱山无陆路”,表达了一种孤独和迷茫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旅途艰险的无奈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而“免为三不吊”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超然态度,展现了他对生死观念的理解。
  5. 文化意义:《八月上峡》不仅是一首诗,更是唐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和人们的精神状态,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唐代文化的窗口。

《八月上峡》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佳作,同时也是唐代诗歌文化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唐代诗歌的魅力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