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赠孙璐

天柱与天目,曾栖绝顶房。
青云求禄晚,白日坐家长。
井气通潮信,窗风引海凉。
平生诗称在,老达亦何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富春赠孙璐》是唐代诗人李频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李频,字德新,睦州寿昌(今浙江建德)人,唐大中年间进士,曾任校书郎、南陵主簿等职位。李频的诗歌以近体见长,工于炼句,但稍显雕琢之嫌。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曾在姚合门下受教,后在宣宗大中八年登进士第,仕途颇为顺利,但晚年因诗而获罪,被贬为建州刺史。尽管遭受挫折,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并未因此黯淡,著有《梨岳集》。

  2. 诗歌原文与解析
    天柱与天目,曾栖绝顶房。青云求禄晚,白日坐家长。井气通潮信,窗风引海凉。平生诗称在,老达亦何妨。

  3. 诗歌赏析

  • 主题表达:《富春赠孙璐》以“天柱与天目”开篇,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坚定的意志,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身对仕途的追求和对功名的渴望。
  • 意象运用:通过对“天柱”、“天目”、“绝顶房”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和执着追求。其中,“井气通潮信”与“窗风引海凉”两句则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相融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舒适。
  • 情感抒发: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官场浮沉中的坚韧与执着,同时也传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然处世态度。

《富春赠孙璐》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唐代诗歌,更是一部蕴含着丰富哲理和人生感悟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和鉴赏,可以更好地领悟到唐代文学的魅力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