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山后寄范酂先辈

高楼会月夜,北雁向南分。
留住经春雪,辞来见夏云。
遥空江不极,绝顶日难曛。
一与山僧坐,无因得议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回山后寄范酂先辈》是唐代诗人李频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对该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李频,字德新,唐朝后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广泛涉及山水田园、边塞战争等主题,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其诗作深受当时文人雅士的喜爱和推崇。
  1. 诗歌原文
    高楼会月夜,北雁向南分。
    留住经春雪,辞来见夏云。
    遥空江不极,绝顶日难曛。
    一与山僧坐,无因得议文。

  2. 诗意解析

  • 高楼会月夜: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在高楼上观赏着月亮和天空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 北雁向南分: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北方的鸿雁南飞,象征着秋天的到来。
  • 留住经春雪:描述了春天时雪花纷飞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美好记忆和情感依恋。
  • 辞来见夏云:表达了夏天云彩变幻无常的特点,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夏日的热情和活力。
  • 遥空江不极:通过“遥空”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江水的无边无际,给人以深远和辽阔的感觉。
  • 绝顶日难曛:用“绝顶”形容山峰之高,而“日难曛”则表达了太阳在山顶难以触及的情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敬畏之情。
  • 一与山僧坐:表示诗人愿意与山中的僧人一起坐下交谈,反映出诗人对于精神交流和心灵对话的重视。
  • 无因得议文:可能意味着由于种种原因(如旅途劳顿、时间紧迫等),诗人未能与友人进行深入的交流或讨论文学作品,表达了一种遗憾和无奈的情绪。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诗歌中的情景交融得非常自然,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表达内心情感,都能做到情景相生,相互映衬。这种手法使得整首诗富有画面感和动态美。
  • 语言精炼:李频的诗歌语言简洁明了,每一句都精心打磨,力求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这种精炼的语言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意境深远:李频的诗歌常常能够引发读者深层次的思考和感悟,他的诗歌意境深远,让人在阅读后久久不能忘怀。
  1. 文化背景
  • 在唐代,诗歌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也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和社会意义。李频的诗歌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某些特点,如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积极态度等。
  • 李频的创作背景和个人经历也可能影响了他的创作风格和内容。作为一位有抱负但仕途不顺的诗人,他在诗歌中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和愤懑,这也是他诗歌情感丰富、深沉的一个重要原因。

《回山后寄范酂先辈》是一首充满哲理、情感深沉且艺术性极高的唐代诗歌。它不仅展示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审美情趣,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学资源和研究素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