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栖霞寺庆上人院

居与鸟巢邻,日将巢鸟亲。
多生从此性,久集得无身。
树老风终夜,山寒雪见春。
不知诸祖后,传印是何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唐代诗人李频的《题栖霞寺庆上人院》

在古代中国的诗歌宝库中,唐代是诗人们挥洒才华、创作无数佳作的黄金时期。其中,不乏一些作品以其深厚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跨越时空,至今仍然被后人传颂。

唐代诗人李频所著的《题栖霞寺庆上人院》,正是这样一首充满哲理和自然之美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描绘了栖霞寺庆上人居住之处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自然和禅宗哲学的独特感悟。

首联“居与鸟巢邻,日将巢鸟亲”,以居所与鸟类栖息之地相邻为喻,表达了生活的简朴与和谐。这里的“巢”字,既指鸟巢,也暗合了人的居住环境,暗示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颔联“多生从此性,久集得无身”,“多生”和“久集”都暗示了一种长久的存在感,而“无身”则揭示了一种超越物质存在的超然境界。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恒常不变,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超然。

颈联“树老风终夜,山寒雪见春”,“树老”与“山寒”形成对比,一方面展示了大自然的苍老与坚韧,另一方面也暗示了生命的循环与重生。“雪见春”则是一种象征,意味着即使在最冷的时刻,春天总会到来。

尾联“不知诸祖后,传印是何人”,则是对禅宗的一种思考。禅宗讲究的是心性的修炼和对真理的追求,而“传印”则是指禅宗的传承与发展。诗人通过对这句话的提问,表达了对禅宗思想深邃含义的探寻和对知识传承的尊重。

《题栖霞寺庆上人院》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更是一首蕴含哲理、反映心灵世界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哲学追求,也可以感受到唐代诗歌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