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居寄友人

林色树还曛,何时得见君。
独居度永日,相去远浮云。
故疾随秋至,离怀觉夜分。
蛩声非自苦,偏是旅人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郊居寄友人》是唐代诗人李频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怀念和对自然景致的细腻描绘。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背景:李频,字德邻,唐朝著名诗人,曾任县尉、国子助教等职,以写诗见长。《郊居寄友人》反映了他的文学成就和艺术风格,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生活状态和文化氛围。
  2. 诗歌原文:林色树还曛,何时得见君。独居度永日,相去远浮云。故疾随秋至,离怀觉夜分。蛩声非自苦,偏是旅人闻。
  3. 诗歌赏析:《郊居寄友人》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成功地描绘了诗人在郊外独自居住时的孤独与寂寞。诗中的“林色”和“树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而“何时得见君”则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期待和焦虑。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
  4. 主题思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刻画和对人物关系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对未来的期望。这种表达方式不仅体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展现了他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5. 艺术特点: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首先,它采用了五言律诗的形式,这种形式既符合唐代诗歌的传统风格,又能够有效地传达诗人的情感。其次,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林色”、“树影”等,这些都为诗歌增添了更多的层次和深度。最后,诗歌在情感表达上既真实又细腻,既含蓄又直白,使得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郊居寄友人》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唐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思想内涵,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