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辛明府

何处无苛政,东南有子男。
细将朝客说,须是邑人谙。
别业空经稔,归田独未甘。
目凝烟积树,心贮月明潭。
晓鼓愁方乱,春山睡正酣。
不任啼鸟思,乡社欲桑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辛明府》是唐代李频的诗词作品,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下面将从诗作内容、诗人介绍、赏析与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 诗作内容
  • 背景与作者:《寄辛明府》属于唐代李频的作品,李频在这首诗中抒发了他的感慨和对故乡及官场生活的看法。
  • 主题与情感:诗中的“何处无苛政,东南有子男”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无奈和忧虑。通过对比朝客与邑人的不同经历,反映出作者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
  • 意象与象征:诗中“目凝烟积树,心贮月明潭”等句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象征着作者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1. 诗人介绍
  • 生平简介:李频,字占甫,号竹居,唐朝中期的文学家、诗人,以诗名于世。他在仕途上曾历任多个官职,但最终选择归隐田园。
  • 文学成就:李频的诗歌作品多反映现实政治问题和个人情感体验,其作品风格朴实自然,富有生活气息,深受后人喜爱。《寄辛明府》便是其代表作品之一。
  1. 赏析与意义
  • 艺术特色:《寄辛明府》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唐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手法,如“目凝烟积树,心贮月明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意境美和文化内涵。
  • 思想内涵:通过对官场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追求。诗中的“不任啼鸟思,乡社欲桑蚕”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对和谐安宁生活的渴望。

《寄辛明府》不仅体现了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同时也为研究唐代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刻的启示。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