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裴五归京口

君罢江西日,家贫为一官。
还归五陵去,只向远峰看。
暮色催人别,秋风待雨寒。
遥知到三径,唯有菊花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裴五归京口》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一首五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时的不舍之情和对其归乡旅途的关心。下面详细地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诗作出处与作者背景:《送裴五归京口》出自李嘉祐之手,李嘉祐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其诗作以绮丽婉约著称。据记载,李嘉祐天宝七载(748)举进士,曾任秘书省正字、监察御史等职。他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至鄱阳令,后历任台州、袁州刺史,最后侨居苏州。
  1. 原文与翻译
  • 原文展示:《送裴五归京口》全文如下:“君罢江西日,家贫为一官。还归五陵去,只向远峰看。暮色催人别,秋风待雨寒。遥知到三径,唯有菊花残。”
  • 译文注释: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离愁别绪及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君罢江西日,家贫为一官”反映了诗人因家境贫寒而不得不离开故乡,出任官职;“还归五陵去,只向远峰看”则描绘了诗人返回故乡的情景,心中满是对家乡山水的向往;“暮色催人别,秋风待雨寒”则描绘了离别时的景象,以及秋日的凉意让人感到凄凉;“遥知到三径,唯有菊花残”则透露出诗人在异乡思念家乡的情感,菊花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但诗人却只能遥望故乡,感叹生命的无常。
  1. 作品赏析
  • 情感表达: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去时的情感体验以及对故乡深厚的思念之情。诗人巧妙地利用自然景物来抒发内心的情感,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 艺术手法:诗人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如“暮色催人别”,将黄昏时分的景色拟人化,增添了诗意和深度。此外,诗人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暮色”“秋日”,展现了离别时的凄凉与秋天萧瑟的氛围。

《送裴五归京口》不仅仅是一首诗,而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个时代的缩影,更是李嘉祐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唐代诗歌的艺术特色,也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友情与家乡之间复杂情感的深刻表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