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与才思,俱似晋时人。
淮月归心促,江花入兴新。
云深沧海暮,柳暗白田春。
共道官犹小,怜君孝养亲。
送杜士瞻楚州觐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杜士瞻楚州觐省》是唐代诗人殷遥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诗歌原文:
风流与才思,俱似晋时人。
淮月归心促,江花入兴新。
云深沧海暮,柳暗白门春。
共道官犹小,怜君孝养亲。作者简介:
殷遥,丹阳郡句容人(今江苏句容),生卒年不详,约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前后在世。他与王维结交,同慕禅寂。家贫,死不能葬,一女才十岁,仅知哀号。有怜之者,赗赠埋骨石楼山中。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杜士瞻楚州觐省”为题,殷遥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友人杜士瞻即将赴任楚州(今属江苏)的关切及祝愿。首联“风流与才思,俱似晋时人”,通过对比晋朝文人的才华与风采,展现了杜士瞻的文采与气质。颔联“淮月归心促,江花入兴新”,则描绘了夜晚的淮河之月与江边的美景,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旅途中的慰藉。颈联“云深沧海暮,柳暗白门春”,利用自然景象的变换,暗示时间流逝与季节更迭,也表达了对杜士瞻在地方能够有所作为的美好祝愿。尾联“共道官犹小,怜君孝养亲”,不仅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同时也流露出殷遥自己对于官场生涯的淡泊与超脱。
《送杜士瞻楚州觐省》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份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未来成就的期望。它体现了殷遥深邃的思想、高洁的人格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这首诗不仅值得深入研读,还能让人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