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皇甫冉赴官留别灵一上人

法许庐山远,诗传休上人。
独归双树宿,静与百花亲。
对物虽留兴,观空已悟身。
能令折腰客,遥赏竹房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同皇甫冉赴官,留别灵一上人》是唐代诗人李嘉祐创作的一首古风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李嘉祐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更通过与友人的离别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和内心的宁静。以下是对该诗歌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李嘉祐(生卒年不详),字从一,赵州(今河北省邢台市)人。他天宝七年(748年)考中进士,随后担任秘书省正字、鄱江令、江阴县令等职。大历年间(766年—779年),李嘉祐又任袁州刺史,并最终复为中台郎。
  2. 诗歌原文:法许庐山远,诗传休上人。独归双树宿,静与百花亲。对物虽留兴,观空已悟身。能令折腰客,遥赏竹房春。
  3. 诗意解读:诗的前两句“法许庐山远,诗传休上人”,描绘了庐山的遥远与诗人对其诗作的传颂;后三句“独归双树宿,静与百花亲。对物虽留兴,观空已悟身”则是表达了在庐山的夜晚,诗人独自归来,与大自然中的树木、花朵融为一体,通过对物的观察和对佛理的理解,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

这首诗不仅是李嘉祐文学才华的体现,也是唐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内心平和的一种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不仅能领略唐代诗歌的韵味,还能深入理解那个时代文人的心态和生活状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