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逝者自惊

亦知死是人间事,年老闻之心自疑。
黄卷清琴总为累,落花流水共添悲。
愿将从药看真诀,又欲休官就本师。
儿女眼前难喜舍,弥怜双鬓渐如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闻逝者自惊》是唐代诗人李嘉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上的杰作,也是对生命和死亡深层次思考的体现。以下是对《闻逝者自惊》的介绍:

  1. 作者简介:李嘉祐(约719—约781年),字从一,赵州人(今河北石家庄赵县)。他在唐玄宗天宝七载(748年)举进士后,历任秘书省正字、监察御史等职。他的生平与成就反映了唐朝时期文人士大夫的社会角色与文化贡献。

  2.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诗为:”亦知死是人间事,年老闻之心自疑。
  • 黄卷清琴总为累,落花流水共添悲。
  • 愿将从药看真诀,又欲休官就本师。
  • 儿女眼前难喜舍,弥怜双鬓渐如丝。”
  • 译文:“也知道死是人间的事,年老听到这个消息心中不免产生忧虑。”
  • “黄卷清琴总为累,落花流水共添悲。”
  • “愿将从药看真诀,又欲休官就本师。儿女眼前难喜舍,弥怜双鬓渐如丝。”
  1. 作品赏析
  • 《闻逝者自惊》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听闻他人去世的消息时内心的波动,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生老病死这一自然规律的理解和体悟。
  •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一个具体情景的描述,而是通过这一事件触发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领悟。

《闻逝者自惊》不仅是李嘉祐个人的文学创作,更是唐代文人普遍关注的生命哲学和社会现象的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文学的魅力以及它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哲学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