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吴中

馆娃宫中春已归,阖闾城头莺已飞。
复见花开人又老,横塘寂寂柳依依。
忆昔吴王在宫阙,馆娃满眼看花发。
舞袖朝欺陌上春,歌声夜怨江边月。
古来人事亦犹今,莫厌清觞与绿琴。
独向西山聊一笑,白云芳草自知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伤吴中》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介绍:《伤吴中》的作者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李嘉祐,他以诗名世,与钱起、郎士元并称为“中兴高流”,其诗风被形容为“振藻天朝,大收芳誉”。他的诗歌不仅在唐肃宗至德年间受到贬谪后侨居苏州时的创作,而且其作品还体现了对清雅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赞颂。
  2. 原文赏析:《伤吴中》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回到馆娃宫的景象,以及吴王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寂寥对比。通过对花开人老、柳枝依依等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个人衰老的感慨。诗句如“忆昔吴王在宫阙,馆娃满眼看花发”透露出对往昔辉煌岁月的追忆;而“古来人事亦犹今,莫厌清觞与绿琴”则抒发了对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清美生活的向往。
  3. 艺术特色:李嘉祐擅长使用清新自然的意象,以及典雅含蓄的情感表达,使得其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伤吴中》中,诗人通过对春光、落花、江畔夜色等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通过回忆吴王往事的手法,构建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这种艺术表现手法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4. 历史影响:《伤吴中》作为唐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对于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生活态度,也成为了研究唐代社会和文化的重要资料。同时,李嘉祐的其他作品也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同样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从而使得他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伤吴中》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代表作品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