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梁山道,嵚岑几万重。
遥州刀作字,绝壁剑为峰。
惜别路穷此,留欢意不从。
忧来生白发,时晚爱青松。
勿以西南远,夷歌寝盛容。
台阶有高位,宁复久临邛。
送杨六望赴金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杨六望赴金水》并非宋代的作品,而是唐代诗人宋之问所作。这首诗是宋之问对友人杨六望前往金水的离别赠言,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前程的祝愿。
宋之问(?—712),字延清,汾州人,唐朝时期的文学家、官员。他在唐代文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律诗方面作出了显著的贡献。他的五律作品深受后世喜爱,对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唐代诗歌创作中,宋之问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著称,其诗歌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动人,展现了唐代文人追求自然之美的审美情趣。
《送杨六望赴金水》是宋之问以五言律诗的形式创作的,表达了对友人杨六望即将前往金水地区任职的深厚友谊和美好祝愿。诗中“借问梁山道,嶔岑几万重”描绘了友人即将踏上的艰难险阻之路,表达了对其勇气和坚韧的赞赏。而“遥州刀作字,绝壁剑为峰”则用夸张的手法展现了金水地区的壮丽景色,同时也寓意着杨六望将面临的挑战和责任。诗的后半部分“惜别路穷此,留欢意不从”,则透露出诗人对即将到来的分别不舍之情,但同时鼓励杨六望要坚定信念,珍惜相聚时光。最后一句“忧来生白发,时晚爱青松”,则是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朋友坚守本心、勇往直前的美好祝愿。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友情的表达,展现了唐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送杨六望赴金水》是唐代诗人宋之问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作者对友人离去时的不舍与祝愿的抒情佳作,也是唐代律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文献,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化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文学的魅力以及宋代文学与唐代文学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