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湖古意

院梅发向尺,园鸟复成曲。
落日游南湖,果掷颜如玉。
含情不得语,转盼知所属。
惆怅未可归,宁关须采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湖古意》是唐代诗人宋之问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对该诗的简单介绍:

  1. 作者介绍:宋之问,字延清,一字少连,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一说汾州(今山西汾阳)。他于高宗上元二年(675年)登进士第,武则天时曾转任洛阳参军、尚书监丞、左奉宸内供奉。唐睿宗即位后,宋之问被流放至钦州,玄宗先天元年(712年)八月赐死于徙所。
  2. 诗词原文
    院梅发向尺,园鸟复成曲。落日游南湖,果掷颜如玉。
    含情不得语,转盼知所属。惆怅未可归,宁关须采箓。
  3. 诗歌赏析:《春湖古意》是宋之问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优美的语言而著称。诗中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一幅春日湖边的宁静美景。首句“院梅发向尺,园鸟复成曲”描绘了梅花盛开,鸟儿在枝头欢叫的景象。接着“落日游南湖,果掷颜如玉”写出了夕阳下南湖波光粼粼,果实如同玉石一般晶莹剔透。然而,诗人的情感并未随景色展开而完全流露,结尾“含情不得语,转盼知所属”表达了内心的无奈与深情却难以言表的惆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含蓄的情感表达,展示了一种超越尘世纷扰的高洁之美。

宋之问的《春湖古意》不仅是一首表现自然之美的诗歌,也是一首富有情感色彩的艺术佳作。它不仅体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和深刻感悟,更通过其独特的艺术手法,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高洁情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