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磬潜清深,依依呈碧浔。
出水见贞质,在悬含玉音。
对此喜还叹,几秋还到今。
器古契良觌,韵和谐宿心。
何为值明鉴,适得离幽沈。
自兹入清庙,无复泥沙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浮磬潜清深,依依呈碧浔。
出水见贞质,在悬含玉音。
对此喜还叹,几秋还到今。
器古契良觌,韵和谐宿心。
何为值明鉴,适得离幽沈。
自兹入清庙,无复泥沙侵。
。
《泗滨得石磬》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共四句:
泗滨得石磬,
清夜闻钟声。
泉流山下过,
月照水边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夜晚景象。在泗滨(可能是指泗水河边),作者偶然发现一块石头上的刻字,这使他感到惊喜和好奇。随着泉水流淌,他在静谧的环境中倾听远处传来的钟声,并且看到月亮映照着清澈的小溪。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与世无争的氛围。诗人通过对夜晚环境的感受,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虽然这首诗没有明确的主题或情感表达,但它传达了一种超越日常烦恼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样的描写在唐代诗歌中并不罕见,反映了那个时期人们对自然美景以及远离尘嚣寻求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