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兜率寺

树密当山径,江深隔寺门。
霏霏云气重,闪闪浪花翻。
不复知天大,空馀见佛尊。
时应清盥罢,随喜给孤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望兜率寺》是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所作的五言律诗,反映了诗人欲摆脱种种烦恼,愿清心净沐,寻求片刻解脱的复杂心境。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介绍:

  1. 创作背景:《望兜率寺》是杜甫在客居蜀地时的一首诗。杜甫一生坎坷,经历了许多生活的艰难和心灵的挣扎。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于世俗纷扰的厌倦与向往超脱,体现了他的文学创作往往与社会现实紧密相关。

  2. 诗歌内容概述:诗中描写了蜀地的自然景观和佛教寺庙的庄严。杜甫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内心的宁静追求。诗中用“树密当山径,江深隔寺门”描绘了蜀地的自然美景,同时也反映出诗人想要远离尘嚣、寻找心灵慰藉的愿望。

  3. 艺术特色:《望兜率寺》作为一首五言律诗,在形式上严谨而不失流动,音律和谐而富有节奏感。杜甫运用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使得整首诗歌既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又不失艺术的美感。

  4. 文化价值:杜甫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有极高的成就,更因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杜甫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和社会关怀,至今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望兜率寺》不仅是杜甫诗歌创作中的一个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展现了杜甫卓越的文学才能,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特征,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