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峡州田侍御长史津亭留宴

北斗三更席,西江万里船。
杖藜登水榭,挥翰宿春天。
白发烦多酒,明星惜此筵。
始知云雨峡,忽尽下牢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夜峡州田侍御长史津亭留宴》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体现了杜甫深厚的文学底蕴和精湛的艺术技巧。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后居河南巩县。他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歌成就被后世广泛认可和推崇,其名篇如《三吏》《三别》等广为流传。
  1. 作品原文
    北斗三更席,西江万里船。
    杖藜登水榭,挥翰宿春天。
    白发烦多酒,明星惜此筵。
    始知云雨峡,忽尽下牢边。

  2. 作品赏析

  • 意境深远:《春夜峡州田侍御长史津亭留宴》通过对夜晚三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那静谧而美丽的夜晚之中。
  • 艺术表现:诗中“北斗三更席”与“西江万里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这种强烈的视觉效果,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动感。同时,“挥翰宿春天”一句,不仅描绘了作者饮酒作赋的场景,也展现了其豪放不羁的个性。
  • 情感深沉:“白发烦多酒,明星惜此筵”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这种深沉的情感表达,使得诗歌更加感人肺腑。
  1. 创作背景
  • 历史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是唐天宝年间,杜甫因战乱离开长安,辗转流离至三峡地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得以与田侍御长史共度春夜,并在津亭留下了这首留宴之作。
  • 社会背景:当时的社会环境动荡不安,政治局势复杂多变,杜甫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担忧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春夜峡州田侍御长史津亭留宴》不仅是杜甫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丰富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展现了杜甫作为“诗圣”的伟大魅力和卓越成就。对于热爱诗歌的人来说,阅读和研究这首诗,不仅能领略到唐代文化的辉煌,也能深刻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