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相公十八丈镇杨州

千骑风生大旆舒,春江重到武侯庐。
共悬龟印衔新绶,同忆鳣庭访旧居。
取履桥边啼鸟换,钓璜溪畔落花初。
今来却笑临邛客,入蜀空驰使者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送相公十八丈镇扬州》是唐代诗人李德裕的作品。此诗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还表达了对友人离别时的深情与祝福。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1. 作者介绍
  • 李德裕,字文饶,唐赵郡人。他出身于显赫家庭,幼时即显示出非凡的志向和才干,不喜科试但苦心力学,成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1. 诗歌原文
  • 千骑风生大旆舒,春江重到武侯庐。
  • 共悬龟印衔新绶,同忆鳣庭访旧居。
  • 取履桥边啼鸟换,钓璜溪畔落花初。
  1. 诗歌解读
  • 千骑风生大旆舒:形容送别场面盛大,气势磅礴。”千骑”暗示了送别的人数众多,展现了官员们浩大的阵容。”风生”则描绘了风吹动旗帜的景象,增加了场面的壮观感。
  • 春江重到武侯庐:借用诸葛亮在成都的故居“武侯庐”作为比喻,表达对友人即将踏上新征途的祝福与怀念。这里的“重到”意味着再次拜访或重逢,而“武侯庐”则是对诸葛亮智慧和忠诚的象征。
  • 共悬龟印衔新绶:描述了一幅官员们交换官印、佩戴绶带的情景。这一行为象征着官员们的荣耀与责任,也表达了他们对朋友未来事业的祝福。
  • 同忆鳣庭访旧居:回忆过去共同居住的地方,如东汉时期的鱼池庭院,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 取履桥边啼鸟换:借用古代文人常用以抒发情感的典故“取履桥边听鸟语”,暗示着对友人旅途中的陪伴与安慰。同时,这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友情的长久。
  • 钓璜溪畔落花初: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反映了诗人对友人旅途中美景的祝愿,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美好未来的期盼。
  1. 写作背景
  • 此诗的创作背景涉及唐代的政治斗争,李德裕因反对牛僧孺等人而受到排挤,最终被贬至崖州司户。然而,尽管身处逆境,他仍不忘为国家和友人送上祝福与关怀。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奉送相公十八丈镇扬州》中大量使用意象丰富的诗句,如“千骑风生大旆舒”、“春江重到武侯庐”等,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 情感表达:诗歌通过对离别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舍的情感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
  1. 文化价值
  • 作为唐代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奉送相公十八丈镇扬州》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也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成就。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该诗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奉送相公十八丈镇扬州》不仅是一首表达深厚友情与祝福的诗歌,也是唐代政治文化背景下的一个缩影。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才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