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忆江南禊事

黄河西绕郡城流,上巳应无祓禊游。
为忆渌江春水色,更无宵梦向吴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上巳忆江南禊事》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上巳日(古代的一种纪念活动)的描写,展现了江南地区特有的文化风情和自然美景。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著名文学家。他与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并中博学宏词科,官至监察御史。
  1. 诗歌原文
    白马津头春日迟,沙州归雁拂旌旗。
    柳营唯有军中戏,不似江南三月时。

  2. 诗歌解读

  • 白马津:位于今滑县境内,对岸位于今浚县境内,又称黎阳关。
  • 春日迟:春天来迟,暗示着季节的寒冷或是战事的紧张。
  • 沙州归雁:沙洲上的归雁,象征着和平与宁静的生活,而“拂旌旗”则可能意味着战乱或军事活动的存在。
  • 军中戏:表明在军中虽有游戏,但与民间的娱乐活动不同,更显得严肃和庄重。
  • 不似江南三月时:表达了作者对江南三月美好时光的怀念,暗示当前的情景无法比拟于江南的春天。

《上巳忆江南禊事》不仅是一首充满历史气息的文学作品,也是对唐代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的生动描绘。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古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