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同落第者东归

东门有行客,落日满前山。
圣代谁知者,沧洲今独还。
片云归海暮,流水背城闲。
余亦依嵩颍,松花深闭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同落第者东归》是唐朝李益的代表作品之一。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相关内容:

  1. 作者背景:《送同落第者东归》的作者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李益。李益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风格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其诗作多以边塞、咏史、送别等题材为主,语言优美,情感深沉。

  2. 诗篇原文:东门有行客,落日满前山。圣代谁知者,沧洲今独还。片云归海暮,流水背城闲。余亦依嵩颍,松花深闭关。

  3. 诗句解析

  • “东门有行客,落日满前山。”:描述了诗人眼前的景象,东门之外,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洒满山头,给人以深深的感慨。
  • “圣代谁知者,沧洲今独还。”: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无奈和孤独感,自己身处盛世却如同沧洲中的孤舟。
  • “片云归海暮,流水背城闲。”: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片云随风归入大海,流水静静地绕过城楼。
  • “余亦依嵩颍,松花深闭关。”:诗人选择隐居,远离尘嚣,与自然为伴,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1. 文化意义: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个人的情感世界,也体现了唐代文人对于人生、政治和社会的深刻思考。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送同落第者东归》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象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可以体会到诗人的情感世界,还可以感受到唐代文人的风采和时代的变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