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御制麟德殿宴百官

端拱承休命,时清荷圣皇。
四聪闻受谏,五服远朝王。
景媚莺初啭,春残日更长。
命筵多济济,盛乐复锵锵。
酆镐谁将敌,横汾未可方。
愿齐山岳寿,祉福永无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和御制麟德殿宴百官》是唐代诗人宋若华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年间。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宋若华(生卒年不详)是唐代一位有才华的女诗人。她的父亲是宋廷棻,他生有五个子女,其中只有宋若莘的才能最为突出。宋若华以其卓越的文学才能和对妹妹们的严厉教育而闻名。她的教导方法十分严格,但同时也非常用心。在唐朝德宗贞元年间,昭义节度使李抱真推荐宋若华入宫,唐德宗与侍臣共同吟诵,对她的表现给予高度评价。

  2. 原文节选:《奉和御制麟德殿宴百官》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中盛宴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和皇帝英明的赞美。诗中的“端拱承休命”展现了皇帝的威严和智慧;“四聪闻受谏”则反映了朝廷中官员们勤于政事、乐于接受意见的品质。整首诗不仅展示了宫廷的奢华,还体现了唐朝盛世的文化氛围。

  3. 主题内容:该诗主要表现了宫廷的繁荣景象以及文人学士们对这种盛况的颂扬。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来衬托宫廷的繁华和帝王的恩典。诗中提及的“景媚莺初啭”,描绘了春天的景致,而“春残日更长”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诗中所展现的宴会场景,如“命筵多济济,盛乐复锵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和谐与繁荣。

《奉和御制麟德殿宴百官》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段历史的记忆,它记录了唐代宫廷的生活和文化面貌,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政治和社会风貌。对于研究唐代文化和历史的人来说,这首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