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宣城赴官上京

潇洒江湖十过秋,酒杯无日不淹留。
谢公城畔溪惊梦,苏小门前柳拂头。
千里云山何处好,几人襟韵一生休。
尘冠挂却知闲事,终拟蹉跎访旧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自宣城赴官上京》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自宣城赴官上京,
天寒日暮愁思多。

欲知行路难几何?
试问西山落照红。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出了作者从宣城前往京城时的心情和感受,后两句则通过描绘夕阳余晖来表达旅途中的感慨与思考。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旅程艰辛的感受以及对未来未知生活的期待和忧虑之情。

总的来说,《自宣城赴官上京》是一首抒发情感、反映人生哲理的诗歌。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在旅途中复杂的心情变化,并通过夕阳余晖这一意象,传达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思考。
这首诗以细腻的语言描绘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对未来的憧憬,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请注意:由于文本内容可能随时间而改变或更新,请参考最新的信息。

注解

淹留:一作「迟留」。

终拟:一作「终把」。

赏析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传称牧之豪迈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此诗见之。盖十年为宣州团练判官,而自言无日不酒杯,则是三千六百酒杯也。「谢公城外溪」、「苏小门前柳」,俱五字成文,「留坐」、「拂头」,写尽「淹留」、写尽「潇洒」矣(首四句下)。「何处好」,言独宣城好也;「一生休」,言除宣城人更无有人也。「知闲事」,言欲挂冠即挂冠,又有何官之必赴,何京之必上也?看他一片徘徊恋慕,心头、眼头、口头,真乃啧啧不已(末四句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