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甘露寺北轩

曾向蓬莱宫里行,北轩阑槛最留情。
孤高堪弄桓伊笛,缥缈宜闻子晋笙。
天接海门秋水色,烟笼隋苑暮钟声。
他年会著荷衣去,不向山僧说姓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杜牧的《寄题甘露寺北轩》是一首描绘江边美景的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简洁的文字,勾画出了一幅江边景色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远方风景的向往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曾向蓬莱宫里行,北轩阑槛最留情。
    孤高堪弄桓伊笛,缥缈宜闻子晋笙。
    天接海门秋水色,烟笼隋苑暮钟声。

  2. 诗句解析

  • 曾向蓬莱宫里行:这句表达了诗人曾经到达了传说中的蓬莱宫,即位于东海中的仙山,这里象征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 北轩阑槛最留情:描述了北边的轩楼栏杆最为引人注目,流露出诗人对这些景物深深的留恋之情。
  • 孤高堪弄桓伊笛:这里的“孤高”指的是诗人自己,意味着他具有独立不群的才华和个性,能够独自享受这份高洁与自由。
  • 缥缈宜闻子晋笙:笙是一种古代吹奏乐器,这里比喻诗中描述的景象如同飘渺的音乐,令人心旷神怡。
  • 天接海门秋水色:描述了天际与海洋相连的壮丽景象,秋季水面的颜色如同画卷一般,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 烟笼隋苑暮钟声:隋苑是古代的一个地名,暮钟声则代表了傍晚时分寺庙中的钟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气氛。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意象丰富: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蓬莱宫”、“桓伊笛”、“子晋笙”,为读者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感受。
  • 语言精炼: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每一句都精炼有力,表达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高远的志向。

杜牧的《寄题甘露寺北轩》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情感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艺术表达。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深刻的情感和精湛的语言技巧,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佳作,值得人们细细品味与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