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竹筒簟

血染斑斑成锦纹,昔年遗恨至今存。
分明知是湘妃泣,何忍将身卧泪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斑竹筒簟》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不仅是杜牧文学成就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以下将从多个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解析:

  1. 作者介绍
  • 杜牧生平:杜牧(约803年-约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属陕西西安)人,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杜牧以文采斐然著称,尤擅长七言律诗和绝句。他的诗作风格俊爽清丽,独树一帜,尤其在七言律诗和绝句方面有深入的探索和创新。
  1. 诗歌原文
  • 血染斑斑成锦纹,昔年遗恨至今存。
  • 分明知是湘妃泣,何忍将身卧泪痕。
  • 注释:①斑竹:名湘妃竹,竹身有紫色或灰褐色斑纹。相传尧之二女娥皇、女英为舜妃,舜南巡不返,卒于苍梧。二妃哀痛,泪水洒竹成斑。事见张华《博物志》卷八。②簟:竹席。
  • 赏析:这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通过描绘斑竹和竹席的细节,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人物的情感和感慨。诗中“血染斑斑成锦纹”和“昔年遗恨至今存”等句子,展现了历史的沧桑感和诗人的哀愁之情。同时,通过对古代传说故事的引用,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1. 诗歌背景
  • 创作背景:关于《斑竹筒簟》的具体创作时间,目前没有详细的文献记载。但根据杜牧的生平和其作品的流传情况,可以推测这首绝句可能是在晚年或流放时期所作,反映了他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以及对故国的思念。
  • 历史意义:《斑竹筒簟》不仅仅是一首文学作品,它更是唐代文化与历史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的文化背景和诗人的生活经历。

《班竹筒簟》不仅展示了杜牧卓越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唐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还能深入了解唐代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