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人冢

尽是离宫院中女,苑墙城外冢累累。
少年入内教歌舞,不识君王到老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宫人冢》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 作者简介:《宫人冢》的作者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是唐代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他出生于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
  • 诗歌原文:《宫人冢》原文如下:“尽是离宫院中女,苑墙城外冢累累。少年入内教歌舞,不识君王到老时。”
    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宫廷生活的思考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 诗歌解析:诗中的“尽是离宫院中女”描绘了宫中众多宫女的形象,她们的命运悲惨,生活如同被囚禁的鸟儿一般。而“苑墙城外冢累累”则形象地描述了这些宫女死后被埋葬的情景,坟墓累累,凄凉而哀伤。“少年入内教歌舞”反映了宫女们在青春年华被选入宫中,被迫学习歌舞,失去了自由和尊严。最后,“不识君王到老时”表达了对过去统治者的讽刺,他们享受着奢华的生活,却忘记了自己曾经的恩典和责任。

《宫人冢》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对封建制度下女性的悲惨命运的深刻揭示,以及对当时社会不公的强烈批判。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杜牧的创作意图及其对历史的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