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上晚秋

黑山南面更无州,马放平沙夜不收。
风送孤城临晚角,一声声入客心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边上晚秋》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出自《全唐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1. 作者简介: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他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杜牧的诗、赋、古文皆有成就,尤以诗著称,其诗多指陈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亦多清丽生动。

  2. 创作背景:关于杜牧创作《边上晚秋》的具体年份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根据作品的内容和风格来看,此诗很可能是在游历或任职边疆地区期间所作。诗中描绘了边境地区的秋天景色以及边民的生活情景,表达了诗人思乡、孤独寂寞的情感。

  3. 诗歌原文:黑山南面更无州,马放平沙夜不收。风送孤城临晚角,一声声入客心愁。

  4. 诗意解析

  • 黑山南面更无州:这句诗描绘了一幅边远地区的宁静景象,通过“黑山”这一意象,展现了边疆的荒凉与寂寥,而“南面更无州”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偏远和孤独感。
  • 马放平沙夜不收:这里描述了夜晚时分,马匹在空旷的沙漠中自由驰骋的情景,但这种自由并未带来心灵的安宁,反而增添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感。
  • 风送孤城临晚角:诗人将自己比作一个孤独的旅人,在傍晚时分,听到远处传来的号角声,这声音穿越长空,直抵诗人的心弦,引发了深深的愁绪。
  • 一声声入客心愁:最后一句将前面的景物与人的情绪巧妙地联系起来,号角声如同无形的手指,触摸着诗人的灵魂,使得整个场景更加具有画面感和情感深度。

《边上晚秋》不仅是杜牧作品中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展现了唐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高超的文学才华。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读者而言,了解并欣赏《边上晚秋》,不仅能够领略到唐代诗歌的魅力,还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审美的灵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