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忠武李相公见寄

直继先朝卫与英,能移孝友作忠贞。
剑门失险曾缚虎,淮水安流缘斩鲸。
黄阁碧幢惟是俭,三公二伯未为荣。
惠连忽赠池塘句,又遣羸师破胆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酬忠武李相公见寄》是唐代李逢吉创作的一首赠诗,其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对该作品及其作者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直继先朝卫与英,能移孝友作忠贞。剑门失险曾缚虎,淮水安流缘斩鲸。黄阁碧幢惟是俭,三公二伯未为荣。惠连忽赠池塘句,又遣羸师破胆惊。”

  2. 作者简介:李逢吉,唐代著名诗人,其诗风清新明快,善于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和个人的情感体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3. 诗歌内容解读:在这首诗中,李逢吉通过赞美一位名叫李相公的人物,表达了对其忠诚和英勇品质的高度赞扬。同时,他也借此抒发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不以官职为荣的高洁品格的追求。

  4. 诗歌的艺术特点:此诗在艺术上具有较高的成就。首先,语言简洁而富有力度,能够精准地传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其次,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感染力。最后,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深邃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 诗歌的文化意义: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繁荣景象,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社会责任和个人品德的思考。它不仅是文学创作的产物,也是那个时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体现。

《奉酬忠武李相公见寄》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唐代文化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唐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能感受到唐代诗歌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