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言因病学休粮,本意非求不死方。
徒有至人传道术,更无斋客到禅房。
雨中林鸟归巢晚,霜后岩猿拾橡忙。
争似吾师无一事,稳披云衲坐藤床。
赠休粮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休粮僧》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诗歌原文:《赠休粮僧》
自言因病学休粮,本意非求不死方。
徒有至人传道术,更无斋客到禅房。
雨中林鸟归巢晚,霜后岩猿拾橡忙。
争似吾师无一事,稳披云衲坐藤床。作者简介:杜荀鹤(846年—904年),唐代著名诗人,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出生于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是唐代大顺年间进士出身。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尤其擅长宫词写作,其作品在唐代颇受欢迎,被后世誉为“唐风”。
诗歌鉴赏:这首《赠休粮僧》以其简洁明快的笔触、深刻的寓意和优美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向往。首句“自言因病学休粮”,直接点明了诗人因疾病而选择隐居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超然。第二句“本意非求不死方”,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真实想法,即并非为了长生不老而选择隐居,而是追求精神上的解脱和宁静。第三句“徒有至人传道术”,反映了诗人对于修行方式的质疑,指出那些口称修行的人往往只是形式上的模仿而已。最后一句“稳披云衲坐藤床”,描绘了一幅诗人安然自得地享受简朴生活的图景,彰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重视以及对物质追求的淡泊。
《赠休粮僧》不仅体现了杜荀鹤深邃的思想和艺术造诣,还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特色。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领略唐代诗歌的魅力,还能深入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