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泊江渚其二

我有方寸心,安在六尺躯。
怀山复怀□,□□□□□。
水能澄不浑,剑用持复酬。
珠已含报恩,□□□□□。
□□贫与富,但愿一相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夜泊江渚其二是唐代诗人李邕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李邕深厚的艺术修养和独到的审美情趣。

下面将具体分析这首诗的内容与特点:

  1. 诗歌原文
    方寸心,安在六尺躯。
    怀山复怀水,水能澄不浑。
    剑用持复酬,珠已含报恩。
    贫与富,但愿一相知。

  2. 诗歌鉴赏

  • 哲理意味深长:《秋夜泊江渚其二》中“我有方寸心,安在六尺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我内心世界的重视,认为内心的平和与坚定才是人生最重要的部分。
  • 情感表达细腻:诗中的“怀山复怀水”,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无限热爱和对生活状态的一种哲思。
  • 哲学思考深刻:通过对“剑用持复酬”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于生命态度的反思,强调了即使在困境中,也要有一颗坚韧不拔的心,并保持对生活的希望和追求。
  • 社会观念独到:最后两句“贫与富,但愿一相知”反映了诗人对社会阶层差异的看法,他希望不论贫穷还是富有,都能有知己相知的深厚情谊。

《秋夜泊江渚其二》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哲学思索的诗歌,同时也是唐代文化和艺术风貌的一个缩影。李邕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