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庄严禅院

定里无烦热,吟中达性情。
入林逢客话,上塔接僧行。
八水皆知味,诸翁尽得名。
常论冰井近,莫便厌浮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避暑庄严禅院》是唐代诗人李洞的作品之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李洞,字才江,京兆人,是唐代的诗人。他的诗作多师法于贾岛,其诗歌作品在《全唐诗》中有收录。昭宗年间,他三举进士不第,之后游历蜀地,客死他乡,其生活经历颇为坎坷。

  2. 诗歌原文:《避暑庄严禅院》原文为:“定里无烦热,吟中达性情。入林逢客话,上塔接僧行。八水皆知味,诸翁尽得名。常论冰井近,莫便厌浮生。”

  3. 诗意赏析:诗中的“定里无烦热”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尘世烦恼的境界;“入林逢客话”则描绘了与来访者交谈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外界的交流;“上塔接僧行”则反映了诗人对佛教的虔诚信仰以及与僧侣交往的生活片段。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物欲、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感。

  4. 文化价值:李洞的诗歌在当时虽然受到一些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通过对《避暑庄严禅院》的赏析,不仅可以感受到唐代诗歌的艺术特色,还能进一步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

《避暑庄严禅院》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扇窗,通过它我们可以窥见唐代社会生活的一角,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佛学的尊重。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上的珍宝,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