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西池馆

白阁他年别,朱门此夜过。
疏帘留月魄,珍簟接烟波。
太守三刀梦,将军一箭歌。
国租容客旅,香熟玉山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街西池馆》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这首诗作以其丰富的典故和深刻的意境而闻名。下面将深入探讨《街西池馆》的各个方面:

  1. 作者简介
  •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是中国唐代著名的诗人,擅长诗歌创作,尤其以骈文见长。李商隐的诗作中常常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内涵,他的诗歌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1. 作品原文:《街西池馆》,白阁他年别,朱门此夜过。疏帘留月魄,珍簟接烟波。太守三刀梦,将军一箭歌。国租容客旅,香熟玉山禾。
  •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述,展现了长安朱雀门大街之西的繁华景象。诗中“白阁他年别,朱门此夜过”描绘了时间与空间的交错感,“疏帘留月魄,珍簟接烟波”则通过自然景物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华丽的画面。
  1. 诗意解读
  • “白阁他年别,朱门此夜过。”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感慨,以及对长安这座城市繁华夜景的赞美。
  • “疏帘留月魄,珍簟接烟波。”则通过对夜晚月光和水波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 “太守三刀梦,将军一箭歌。”反映了唐代官员的权力象征和豪放的生活态度。
  • “国租容客旅,香熟玉山禾。”则揭示了唐朝时期商业繁荣和农业发展的景象。
  1. 写作背景
  • 此诗约作于大中三年,当时李商隐可能因政治原因离开京城回到故乡。这种背景使得诗中的感慨和情感更加深厚,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街西池馆》不仅是一首表现唐代长安城市风貌的文学作品,也是李商隐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交织的产物。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文学的魅力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