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答

众果莫相诮,天生名品高。
何因古乐府,惟有郑樱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樱桃答》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该诗不仅在文学上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信息:《樱桃答》是唐代李商隐所作。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祖辈迁至荥阳(今河南郑州)。

  2. 诗歌原文:众果莫相诮,天生名品高。何因古乐府,惟有郑樱桃。

  3. 诗歌注释:《乐府诗集》记载:“《晋书·载记》曰:石季龙宠惑优僮郑樱桃而杀妻郭氏,更纳清河崔氏,樱桃又潜而杀之。”,《十六国春秋》记载:“石虎郑后名樱桃,晋冗从仆射郑世达家妓也”。

  4. 诗歌翻译:众果没有谁能够相互指责,天生就是名品。何因此古诗乐府,只因为有郑樱桃。

  5. 创作背景:李商隐一生不得志,诗歌成就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他的诗歌创作反映了他对现实和理想的深切思考,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6. 作品鉴赏:《樱桃答》以樱桃为意象,通过对樱桃美丽与危险的对比,展现了一种超越生死、超越荣辱的哲学思想。这种思想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并不罕见,但李商隐通过樱桃这一具体事物,将其抽象化,使其成为表达哲理的工具。此外,诗中对古代乐府的描述,也体现了李商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历史的关注。

《樱桃答》不仅仅是一首诗文,更是一次对生命、历史和美学的深刻探索。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可以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也能进一步理解李商隐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艺术成就和独特审美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