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
若道团圆似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
若道团圆似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
。
《代董秀才却扇》是清代诗人张问陶的诗作,收录于其著作《别集》中。此诗通过描绘一个女子在月下吹箫的情景,展现了她内心的孤独和对远方爱情的渴望。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感慨。
月落乌啼霜满天,
孤舟蓑笠客江边。
笛声断续随风远,
何处吹箫月下眠?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夜晚吹奏竹笛的情景。她坐在船上,面对着孤独的月亮和寒冷的大自然。虽然她的歌声飘荡在空中,但似乎没有人能听到。这是一首关于爱情与孤独的经典之作。
《通鉴·景龙三年》胡三省注:“唐人成婚之夕,有催妆诗、却扇诗。”亦见《封氏闻见记》。盖成婚时,以画扇遮掩新妇,诵却扇诗后方移开。
将:持。画扇:彩绘的长柄团扇。
春山:指眉。滞上才:使才能出众的新郎诗思迟滞,不得为却扇诗。
团圆似明月:指圆形的画扇。“桂花”从“明月”生出(传月中有桂树)。放桂花开:指让新妇露面,供新郎折取,亦兼寓桂花高第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