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崔十二

闻君寻野寺,便宿支公房。
溪月冷深殿,江云拥回廊。
然灯松林静,煮茗柴门香。
胜事不可接,相思幽兴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闻崔十二侍御灌口夜宿报恩寺》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的作品

岑参,字宗文,是南阳(今河南南阳市)人。他的一生充满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边疆生活的深切体验。在这首诗中,岑参表达了与友人深夜同宿于野寺的感慨。诗中的“支公房”很可能是指寺庙中的僧寮或道士住所,这是唐代文人常有的选择。而“溪月冷深殿”描绘了一幅清冷幽静的夜晚景象,月光洒在溪水之上,显得分外清澈。“江云拥回廊”则展现了一种朦胧的美,江边的云雾缭绕,仿佛拥抱着曲折的长廊。这种描写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画面感,也反映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能力。

李白的《送崔十二游天竺寺》也是一首非常著名的诗作。此诗通过描绘天竺寺的秋月、海树、桂子等自然景观,以及作者对未来相见的期待,传达了一种深深的思念之情。李白的这种情感表达方式,与他豪放的个性和浪漫的艺术追求密切相关。他的诗歌常常能将个人的喜怒哀乐转化为超越日常的宏大场景,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自由与豪情。

《闻崔十二侍御灌口夜宿报恩寺》不仅是岑参个人经历的反映,也体现了唐代文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的热爱。通过对这两位诗人作品的了解,可以更深地理解唐代文化的精髓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相关推荐